上週與家長分享的文章是「做家事的孩子長大工作機會多」
這篇文章是摘至國語日報的
內容主要是在說從小養成孩子勤勞的習慣,長大在職場上跌跌撞撞的機會也會比較少
而且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,可以學到許多能力,獲得自信心與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。
這也剛好和我們學校的超級任務的意義是完全符合的。
以下是小朋友爸爸分享的心得就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囉
看到此篇文章,就想到之前書中一句話:「勤勞父母教出懶惰的小孩」
1.捨得:功利之義,追求高成績的時代,父母卻迷失了方向,只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在課業上,什麼事都可以不用做,卻忽略了課對只是做人生活常識及工作的謀生能力,面對事情的態度及應變能力才是最重要的。
2.堅持:有時叫孩子幫忙做事情,小孩卻沒反應,父母放棄寧願自己做,這時需要父母堅持,堅持孩子一起做,堅持把事情做完,例如:竺耘今天吃王子麵,吃到了一半不吃了,就把王子麵拿給我,我跟他說:如果你不吃完,以後爸爸就不拆給你吃,他還是吃完了,訓練孩子只要東西選擇了,不論好不好吃,適不適合你的口味,你一定要吃完,不能浪費,對事情不能半途而廢,父母堅持能養成孩子對事情的負責任。
3.簡單:最近熱門的書~佐賀的超級阿嬤,裡面有提到一段佐賀很想運動,就跟阿嬤說:可不可以給我一些錢去學劍道,阿嬤說:學劍道要花錢,你可以學跑步,而且不用花錢,隨時想練習都可以。原來我們忽略了身邊最簡單、最省成本,影響最深遠的教養方式,那就是做家事。
4.配合:最好的配合者,就是最好的領導者。
溝通協調裡面很重要的就是配合,孩子出生從不知道到知道的學習過程,最容易的就是聽到及看到最後是做到,聽到父母跟他說的話、讚美、肯定的話,看到父母做家事、恩愛和樂的畫面,是他學習、模仿的對象,於是他做到了。俗話說:父母是小孩兒時最好的玩伴。父母也是小孩最直接學習的對象。
5.習慣:勉強成為習慣,習慣就成自然
總結:「知易行難」難在這些都是平常最簡單,卻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,孩子是父母二人共同的責任及快樂的泉源,所以夫妻要互相提醒,時常溝通,共同學習成長,分享孩子教養的心得,及夫妻教養方式的一致性,才不會讓孩子有多頭馬車,不知往那裡走的情形。